現實版絕地救援:人類已經啟動火星移民計劃
2013年,好萊塢癡迷上了《地心引力》,看著它在第86屆奧斯卡上橫掃最佳導演、最佳剪輯、最佳攝影等7項大獎。2014年,好萊塢玩起了《星際穿越》,在銀幕內外討論起了黑洞與星空、空、過去與未來的故事。2015年的《火星救援》,在那顆人類最稀罕的地外行星上,演出了一段“太空生存真人秀”。
這就是近些年來好萊塢的一大愛好。目標是奧斯卡,目標是希望在電影院里尋找視覺奇觀的普通電影觀眾,然后,順便映照一下,這個又一次夢想著星辰大海的科技創業時代,以及那些如同硅谷鋼鐵俠埃隆·馬斯克一般忙著造火箭的個人夢想家……
無論是《火星救援》在奧斯卡上的廣受關注,還是社交網絡上對火星移民、火箭技術的熱烈討論,都在預示著新一輪硬科幻潮流、已經洶涌而至,并正在迅速贏得人類的喜愛。

登陸火星想象圖
對于沖著明星顏值和宏大特效而來的普通觀眾,《火星救援》是一部在質量和劇本上都很過硬的大作。并且在滿足娛樂需求的同時,也無疑能夠激發大眾對于太空事業的熱情與關注。功利一點講,這算是借助大眾媒體普及科學精神與常識的一箭雙雕,利國利民。而在地球厚重大氣層包裹的喧囂之中,偶爾神游一下浩瀚奇麗的星空彼端,拓寬下腦洞容積,也不失為能讓思想與靈魂小憩的詩意之所。

火星探測漫游者拍攝的火星表面
它是科學最美的電影情人
“我檢查了太空衣,看到天線刺穿了我的生命監測器。太空人進行艙外行動時,所有人的生命監測器都會連線,讓我們能互相看到彼此的狀態。其他組員一定都看到我的太空衣失壓到近乎零,接著就是我的生命監測器終止運作。加上他們也都看到我在沙塵暴之中,身上插著一支天線,跌落小丘……沒錯,他們肯定覺得我死了。都這樣了,還有其他可能嗎?”這就是《火星救援》真實的原著——《The Martian》(火星任務)里的文字,也是電影里的開頭。小說作者是安迪·威爾,一位在科學方面天賦異稟的男人。他的父母分別是微粒子物理學家和工程師,15歲時作者即被美國國家實驗室延攬,之后專職做了多年的計算機程序工程師。同時,安迪還熱愛物理相對論、軌道力學和火箭,是個不折不扣的太空宅男。

- 不是虛擬游戲!是用虛擬現實報道新聞 2014-09-29
- 從科幻電影中走向現實的15大驚人科技 2014-09-29
- 美夢成真!科幻變現實的十大科學技術 2014-09-29
- 現實版變形金剛:機器人自我折疊行走 2014-09-29
- 現實版變形金剛!可變幻的未來機器人 2014-09-29
- 波音公司移動激光武器令無人機膽寒 2014-09-29
- 科學界的奇葩:令人無語的科學研究 2014-09-29
- 英大學生設計最快自行車 時速145公里 2014-09-29
- 美國男子獲百種蛇毒免疫力 含致命蛇 2014-09-29
- 科學家研發最黑材料 吸收所有可見光 2014-09-29
- 世界上最強的暗物質偵測器發表了成果! 2017-05-26
- 外星人入侵莫要慌 好萊塢版地球防御指南支高招 2014-09-29